索引號: | hbqzfqzfb/2022-0015 | 公開責任部門: | 區政府辦 |
公開日期: | 2022-03-16 17:51 | 發布文號: | |
公開目錄: | 政府辦文件 | 公開形式: | 主動公開 |
有效性: | 有效 |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
《漢濱區2022年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提質增效獎扶辦法(試行)》已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定,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安康市漢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3月14日
漢濱區2022年推進鄉村振興產業
提質增效獎扶辦法(試行)
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大力發展區域富硒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辦法。
一、扶持對象
(一)支持發展糧油種植的經營主體,支持開展撂荒地治理和糧油套種,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保障糧食安全;
(二)壯大市、區確定的優秀富硒食品產業鏈鏈主企業、帶動農旅融合產業經營主體、“五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三)扶持納入國家名錄庫管理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等經營正常的聯農帶農經營主體和產業致富帶頭人;
(四)支持符合條件的區級及以上種、養類現代農業園區(包括區級備案園區);
(五)扶持脫貧戶及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發展生豬養殖;
(六)支持經營主體提升加工能力、開展品牌培育宣傳和市場營銷;
(七)支持開展產業病蟲害防治和技術服務;
(八)支持經營主體收購、銷售漢濱品牌農產品;鼓勵茶葉企業入駐安康富硒茶城;
(九)支持在瀛湖、流水、雙龍、縣河等七個重點旅游重點鎮推進農旅融合發展,鼓勵市場經營主體在十天、包茂等過境高速公路沿線直觀坡面種植、改造提升可形成連片景觀的農作物;
(十)支持鄉村振興示范鎮、示范村和示范帶產業發展。
二、獎扶內容及標準
(一)提升經營主體聯農帶農能力。支持農業產業鏈鏈主企業、農旅融合產業經營主體、“五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好地發揮龍頭引領產業集群化發展作用;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聯農帶農經營主體按照不低于市場的價格與農戶建立訂單合同關系,激發農戶發展產業的內生動力,增加產業經營性收入;支持符合“產業發展用工”實際的現代農業園區為農戶提供更多的勞務用工崗位,增加就地就近務工收入;支持大力發展家庭農場,開展區級家庭農場認定,夯實產業經營基礎;支持被區農業農村部門和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產業致富帶頭人,進一步增強帶戶能力(詳見附件1)。
(二)支持糧油種植和主導產業,扶持特色產業發展。支持富硒糧油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支持發展生豬、茶葉、蔬菜、魔芋、核桃五大主導產業,扶持食用菌、天麻、林果、蠶桑、拐棗、漁業(稻魚、陸基養魚)等特色產業發展壯大(詳見附件2、3)。
(三)帶動農旅融合發展。支持瀛湖、流水、雙龍、縣河等旅游重點鎮內林果、油茶農業園區改造提升(油茶含洪山鎮),帶動農旅融合發展;鼓勵經營主體在十天、包茂等過境高速公路沿線直觀坡面種植油菜,改造提升油茶、茶葉、林果等作物,形成連片景觀;支持旅游重點鎮民宿、農家樂發展(詳見附件4)。
(四)支持特色農產品品牌培育。支持經營主體提升加工能力,開展“兩品一標”認證、產品展銷、市場營銷(詳見附件5)。
(五)支持產業技術服務提升。統籌安排資金,做好全區糧油病蟲害、茶網蝽、核桃的綜合防治、統防統治和農技服務(詳見附件6)。
(六)支持鄉村振興示范鎮、示范村和示范帶產業發展。2022年統籌銜接財政資金1000萬元,支持鄉村振興示范體系建設(由區鄉村振興局商區農業農村局制定專門方案)。
以上獎扶資金省級以上龍頭企業、農業園區;市級龍頭企業、農業園區;區級農業園區及其他新型經營主體、銷售企業最高獎扶分別不超過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蔬菜保供基地建設獎補除外)。
三、項目申報
(一)核定周期。產業獎扶核定周期為: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0月30日止。各鎮(街道)應于10月15日前完成當年的產業獎扶資金的申報審核工作。確定獎扶的建設項目,采取先建后補方式推進。各鎮辦負責組織經營主體和產業大戶按照項目計劃認真實施,并加強項目監管,未按時上報或未經確認的建設項目不納入獎扶范圍。
(二)申報程序。2022年產業獎扶資金,嚴格按照“獎扶對象申請、村認定、鎮審定、區核查”的程序進行,各鎮(街道)要準確把握農業生產時令,及時申報產業獎扶項目,并將經營主體歷年來兌付流轉、務工、訂單收購及兌現分紅等履約履責情況作為獎補扶持資格前置審查工作。申請資金不保留小數位。
(三)審核認定。獎扶對象向村(社區)遞交產業獎補扶持資金申請表后,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或駐村干部應對申請的產業獎扶內容進行全面核實認定,村“兩委”予以初審并進行公示10日以上,報鎮(街道)進行復核,對復核無誤的,以鎮辦為項目實施主體編制《產業獎扶項目申報書》(含電子版)報區農業農村局。
(四)資金撥付。各相關單位收到《產業獎扶項目申報書》后,組織單位人員對鎮辦申報的獎扶項目開展隨機重點核查,并及時召集相關產業專家進行綜合研判論證,經會議研究通過的,將項目獎扶資金計劃進行為期10天以上的公示,無異議后向獎扶經營主體下達產業獎扶資金(到戶類獎扶須由鎮辦提供準確無誤的戶主姓名和一卡通賬戶),由鎮(街道)按項目管理要求,認真收集相關檔案資料。
(五)驗收評價。各鎮(街道)在11月20日前開展全年產業獎扶項目實施結果和資金兌付情況的驗收工作,并將驗收結果于11月底前按獎扶項目內容分別報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林業局、文廣旅游局、經貿局、供銷社備案。
四、資金保障
2022年鄉村振興產業提質增效獎扶所需資金從2022年度銜接資金、涉農整合資金、蘇陜協作資金中統籌解決,優先予以保障。
五、工作要求
(一)明確工作責任。產業獎補工作由區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別負責制定有關項目的驗收兌付辦法,進行驗收和資金兌付。區供銷社負責市場營銷獎扶項目的論證、審核、資金兌付及抽驗工作;區林業局具體負責核桃統防統治、天麻及油茶相關獎扶項目的論證、審核、資金兌付及抽驗工作;區文廣旅游局負責支持旅游重點鎮民宿、農家樂發展項目論證、審核、資金兌付及抽驗工作;區經貿局負責產品加工項目的論證、審核、資金兌付及抽驗工作;區鄉村振興局牽頭制定鄉村振興示范鎮、示范村和示范帶產業支持方案并據實安排相關資金;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其他獎扶項目的論證、資金兌付及抽驗工作;各鎮(街道)作為項目實施主體,負責產業獎扶項目的全程審核、驗收工作,并按照產業主管單位要求,健全和完善相關產業獎扶過程性資料臺賬。
(二)抓好政策落實。區級相關部門要按照“突出重點、帶動明顯”“量入為出、量力而行”“合法合規、誠實守信”的原則,對獎扶項目建設內容和標準嚴格把關,對資金額度嚴格把控,防范風險。各鎮(街道)要廣泛動員、大力推動經營主體帶動農戶持續發展農業產業,不斷提高農戶家庭經營性收入,并將產業獎扶納入項目庫管理。區級科技特派員、鎮村產業發展指導員要發揮積極作用,指導、培訓經營主體帶動農戶發展產業,不斷提升產業技術幫扶水平。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要幫助經營者解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各相關部門和鎮、村兩級要嚴把政策標準、嚴格審核申報,認真做好產業獎扶的核實審定工作,堅決杜絕套取、騙取獎扶資金等問題發生。凡與本文件獎扶政策不符的,以本文件規定為準。
(三)加強項目管理。各鎮(街道)要采取各種措施加強產業獎扶政策宣傳,按照“一項目一檔案”的要求健全產業獎扶工作的檔案資料。對不按合同約定兌付土地流轉費、拖欠農民務工工資等損害群眾利益和不能完成產業發展、聯農帶農任務及存在不良征信記錄、涉黑涉惡、違法違規、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不力的經營主體,一律不得納入產業獎扶資金項目申報范圍;對核查發現或群眾舉報,有惡意套取、騙取獎扶資金或串通作弊套取、騙取獎補資金的相關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責任。
附件:1.漢濱區2022年經營主體帶動產業發展獎扶標準
2.漢濱區2022年富硒糧油和主導產業獎扶標準
3.漢濱區2022年特色產業獎扶標準
4.漢濱區2022年支持農旅融合模式獎扶標準
5.漢濱區2022年農產品品牌培育獎扶標準
6.漢濱區2022年產業技術服務獎扶標準
附件1
獎扶類型 |
獎扶標準 |
獎扶條件 |
|
產業 龍頭 |
優秀富硒食品產業鏈鏈主企業 |
50萬元/家 |
在被市區確定的富硒食品產業鏈鏈主企業中,評選聯農帶農和產業帶動效果明顯,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的優秀企業。 |
“五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20萬元/家 |
按照區政府辦《關于培育“五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企業指導意見》申報認定。 |
|
農旅融合示范農業企業 |
10萬元/家 |
產業基礎良好,被市區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領導小組確定的農旅融合示范企業。(全區不超過10家) |
|
激發 內生 動力 |
訂單農業 |
當年支付訂單收購農戶農產品金額的10%,支付脫貧戶、邊緣戶易致貧、突發嚴重困難戶訂單收購總額的20%。 |
符合全區農業產業發展規劃,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按不低于市場價進行訂單收購,當年訂單收購額在20萬元以上,有訂單收購臺賬和訂單合同、訂單收購影像及相關支付打款憑證等“一戶一檔”資料。 |
勞務用工 |
當年支付農戶務工工資額的5%,支付脫貧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務工工資的20%。 |
符合“產業發展用工”實際,有用工臺賬和勞務合同(協議)、勞務影像及支付勞務費用的相關憑證等“一戶一檔”資料。 |
|
產業 經營 強基 |
區級航母園區及區級園區認定 |
按照園區認定辦法執行 |
符合區級航母園區和區級園區標準,并由區政府認定,予以獎補。 |
區級示范 家庭農場 |
3萬元/個 |
符合年度區級示范農場認定標準,按照相關文件申報認定。 |
|
增強 帶戶 能力 |
致富帶頭人帶戶 |
按200元/帶動戶 |
經營主體被認定為產業致富帶頭人,在村域內帶動20戶以上脫貧戶、三類戶發展主導特色產業,有帶戶增收臺賬(戶均增收1800元以上),運營管理規范,對農戶的技術培訓指導、農業生產物質統購統配、支付票據等“一戶一檔”資料齊全。 |
獎扶類型 |
獎扶標準 |
獎扶條件 |
||
富硒 糧油 產業 |
北山萬畝優質米基地 |
專項支持 |
在中原、葉坪、紫荊、大河、沈壩、茨溝等鎮,建設標準化水稻示范基地不低于3500畝,資金用于有機肥料、機播、集中育苗、病蟲害綠色防控、秸稈堆漚綜合利用等方面支持。 |
|
稻油一體化示范基地建設 |
200元/畝 |
經營主體或大戶流轉土地建設適度規模稻油基地100畝以上(可由多個板塊組成,單塊連片面積不得低于30畝),水稻收獲后繼續種植油菜,打造稻油一體化示范基地。(北山萬畝優質米基地實施區域不享受此政策) |
||
撂荒地治理提升 |
200元/畝 |
經營主體或大戶當年利用已治理的撂荒地種植夏秋兩季糧油菜30畝以上。 |
||
100元/畝 |
當年在現代農業園區套種糧油面積30畝以上。 |
|||
蔬菜產業 |
蔬菜保供基地建設 |
按照《漢濱區2022年“1+10+N”蔬菜保供基地建設方案》(漢政辦發﹝2022﹞2號)執行;由區農業農村局、發改局就2022年新建蔬菜大棚的類別、標準、獎扶條件制定補充文件進行明確。 |
||
富硒蔬菜 產業鏈建設 |
20萬元/每村 |
由富硒蔬菜鏈主企業牽頭,通過“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模式,負責種苗選育、訂單收購、加工銷售,新帶動全區20個以上村發展蔬菜產業(每個村不低于50畝),技術標準與蔬菜保供基地建設標準一致,管理科學規范,不出現閑置和荒蕪現象的,對牽頭企業進行獎補。 |
||
愛心菜園 |
獎扶土地流轉費用不高于300元/畝/年 |
村集體股份合作社在安置社區或移民搬遷安置點周邊建設菜園,由農戶自行種植蔬菜,解決安置戶吃菜問題,補貼土地流轉費用不高于300元/畝/年,據實核算 |
||
生豬產業 |
脫貧戶(含三類戶)發展生豬產業獎補 |
每頭仔豬獎補不超過仔豬市場價格的三分之二,農戶自籌三分之一,先交后補。 |
脫貧戶(含三類戶)購買仔豬,每戶獎補不超過3頭。 |
|
規模生豬養殖 場新建糞污處理設施 |
設計年存欄300頭至500頭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獎補20萬元;500頭至1000頭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獎補35萬元;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獎補50萬元。 |
當年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且選址適宜用地、環保手續齊全,配套糞污處理設施,疫病防控設施到位,實施種養循環。 |
||
茶葉 產業 |
良種茶苗 |
按采購價補助(預計需150萬元) |
除利用退耕還林項目茶苗外,為新建標準化茶園免費提供“陜茶1號”良種苗木。 |
|
茶園改造提升 |
200元/畝 |
經營主體茶園改造提升面積200畝以上,全區改造提升10000畝。 |
||
夏秋茶利用 |
5萬元/噸 |
年生產以紅茶為主的夏秋茶產品2噸以上的經營主體。 |
||
“陜茶一號”種質資源保護利用 |
50萬元 |
申報建設漢濱本地茶樹種質資源保護點(資源圃)項目,達到相關標準,通過區蠶茶果中心驗收。 |
||
魔芋產業 |
魔芋種芋繁育 基地建設 |
800元/畝 |
區級現代農業園區(含備案園區)當年集中連片建設魔芋種芋繁育基地50畝以上的,每畝不少于3000窩,種植標準、管理規范,效益明顯,達到驗收標準。 |
|
林下魔芋 |
500元/畝 |
當年發展林下魔芋100畝以上,每畝1500窩以上。 |
獎扶類型 |
獎扶標準 |
獎扶條件 |
|
食用菌產業 |
袋料香菇 |
1元/棒(袋) |
經營主體或種植大戶當年發展種植袋料香菇5萬棒(袋)以上,每袋產鮮菇至少0.8公斤。 |
羊肚菌 |
1000元/畝 |
年經營主體種植羊肚菌10畝以上,平均每畝產鮮菌500斤以上。 |
|
天麻產業 |
天麻種植 |
1000元/畝 |
當年經營主體種植天麻30畝以上。經營主體或種植大戶當年種植天麻(含林下)至少1000窩以上,每窩產鮮天麻5公斤以上。 |
蠶桑 產業 恢復 |
新建大棚式蠶室 |
400元/平方米 |
當年新建標準化大棚式蠶室200平方米以上。 |
蠶室改造 |
200元/平方米 |
當年改造標準化蠶室50平方米以上。 |
|
規?;B蠶 |
200元/張 |
全年養蠶規模20張以上,平均張產達到35公斤的。 |
|
小蠶共育 |
80元/張 |
當年為群眾提供小蠶共育50張以上的經營主體。 |
|
漁業 發展 |
稻漁綜合 種養 |
1000元/畝 |
當年新發展稻漁綜合種養30畝以上,畝產稻谷800斤、稻魚120斤以上。 |
陸基漁業養殖 |
200元/平方米水面 |
當年新發展陸基漁業養殖100平方米以上,且選址適宜,設施用地、養殖許可手續齊全,配套尾水處理設施,生產管理規范,效益明顯。 |
|
陜南白山羊產業 |
新(改擴)建標準化羊舍和購進種羊 |
改擴建標準化圈舍(含糞污處理設施)每平米獎補200元;新建標準化圈舍每平米獎補600元;種母羊引進每只獎補1250元、種公羊引進每只獎補2000元。 |
業主申報實施方案,報區農業農村局審定批準,且選址適宜,用地、環保手續齊全,配套糞污處理設施,疫病防控設施到位,當年建設保種場4家,每家經營主體養種公羊不低于200只;羊舍和種羊質量達到標準要求,性能測定檔案、系譜檔案和生產經營記錄檔案完備。 |
獎扶類型 |
獎扶標準 |
獎扶條件 |
|
旅游重點鎮林果園改造提升 |
2021年以來建設的林果園改造提升 |
每畝補助200 元改造提升費用。 |
經營主體2021年以來連片種植枇杷、桃子、李子、楊梅、柑橘、拐棗、板栗等特色林果50畝以上,株行距符合行業標準,園像整齊、管理規范,并符合耕地使用用途的。 |
旅游重點鎮油茶改造提升 |
2021年以來新建油茶園改造提升 |
每畝補助200 元改造提升費用。 |
經營主體2021年以來連片種植油茶50畝以上,每畝達到80株以上,園像整齊,品種優良,管理規范,并符合耕地使用用途的。 |
高速路直觀坡面種植或改造提升景觀作物 |
高速路直觀坡面連片種植油菜,改造提升茶葉、林果等農作物 |
200元/畝 |
鼓勵經營主體在十天、包茂等過境高速公路沿線直觀坡面種植油菜,改造提升茶葉、林果等作物,形成連片景觀(30畝以上),并符合耕地使用用途,達到驗收標準的。出現秸稈焚燒的不予獎補。同一地塊已享受稻油一體化示范基地建設獎補的,不再享受獎補。 |
旅游重點鎮民宿、農家樂發展 |
支持旅游重點鎮民宿、農家樂發展 |
按照《漢濱區農家樂(旅游民宿)發展扶持實施意見》執行。 |
獎扶類型 |
獎扶標準 |
獎扶條件 |
|
品 牌 培 育 |
SC認證 |
5萬元/企業 |
當年農產品加工企業取得SC認證的。 |
綠色食品 |
3萬元/項 |
當年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 |
|
有機食品 |
5萬元/項 |
當年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的。 |
|
產品獲獎 |
3萬元/次 |
當年參加國內產品評比,獲得國家級一、二、三等獎項。 |
|
2萬元/次 |
當年參加國內產品評比,獲得省級一、二、三等獎項。 |
||
1萬元/次 |
當年參加國內產品評比,獲得市級一、二、三等獎項。 |
||
產品參展 |
1萬元/次 |
年度內單次赴省外參加農產品展銷。 |
|
0.5萬元/次 |
年度內單次赴省內參加農產品展銷。 |
||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
國家級獎勵50萬;省級獎勵10萬;市級獎勵3萬 |
獲得市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當年認定文件為準。 |
|
產業聯合體 |
國家級獎勵50萬;省級獎勵20萬;市級獎勵5萬 |
獲得市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的產業聯合體,以當年認定文件為準。 |
|
市 場 營 銷 |
市外建店 |
當年在一、二線城市及省會城市開設漢濱農副產品直營店的,每個獎補10萬元 |
在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登記注冊,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上,經營1年以上,年銷售額達200萬元以上(提供進銷貨憑證)的。 |
當年在市外其他地級城市開設漢濱農副產品直營店的,每個獎補5萬元 |
在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登記注冊,面積在30平方米以上,經營1年以上,年銷售額達100萬元以上(提供進銷貨憑證)。 |
||
市 場 營 銷 |
廣告宣傳 |
在中央電視臺播發廣告,廣告費用100萬元以上的,按20%予以獎補,單個企業獎補總額不超過30萬元 |
以廣告合同、發票和付款憑證為依據。 |
在省級電視臺播發廣告,廣告費用超過50萬元以上的,按10%予以獎補,單個企業獎補總額不超過10萬元。 |
以廣告合同、發票和付款憑證依據。 |
||
在抖音等新媒體及機場、高鐵站、高鐵列車等媒體上投入廣告費用30萬元以上的,按10%獎 補。單個企業獎補總額不超過5萬元。 |
以廣告合同、發票和付款憑證為依據。 |
||
漢濱品牌農產品銷售 |
年銷售總金額的1% |
當年銷售漢濱品牌農產品達100萬以上,以銷售糧油、蔬菜、富硒水及漢濱名特優新農產品的訂單合同、電商銷售憑證、銀行憑證及稅票為依據。同一法人或經營主體最高不超過10萬元。 |
|
線下平臺銷售 |
對入駐安康富硒茶城的茶企,參照在市外其他地級城市建店的獎扶標準進行獎補(面積50平米以上的獎補3萬元,100平米以上的獎補5萬元);并對當年茶葉銷售額50萬元以上、帶動漢濱區農戶50戶以上的獎補1萬元。在此基礎上,年銷售額每增加10萬元增加獎補2000元,年度內最高獎補不超過5萬元;對富硒茶城統一宣傳推介營銷費用,如超過20萬元,按照總費用10%予以獎補,最高不超過10萬元。 |
以營業執照、入駐茶城合同和銷售證明(含銷售臺賬、交易賬戶流水、微信轉賬或發票)等印證資料為依據。 |
|
產 品 加 工 |
新建富硒農產品加工企業 |
以加工、分揀和包裝機械設備采購金額;并達到五上企業標準獎補采購金額的10%。 |
符合產業發展布局的,經區經貿局、農業農村局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審核、驗收,并以當年采購合同、發票、轉款賃證為依據。 |
獎扶類型 |
獎扶條件 |
|
產業 技術 服務 |
糧油病蟲害防治 |
全區安排資金150萬元,由區農業技術推廣站負責統防統治與群防群治相結合。 |
茶網蝽防治 |
全區安排資金150萬元,防治面積1萬畝,由區蠶茶果技術中心負責統防統治。 |
|
核桃統防統治 |
全區安排資金700萬元,由區林業局負責統防統治核桃園1.4萬畝。 |
|
技術服務 能力提升 |
全區安排資金50萬元,由區農廣校牽頭,各相關技術服務部門負責產業人才、技術培訓指導服務提升工作。 |
附政策解讀:【文字解讀】漢濱區2022年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提質增效獎扶辦法(試行)